English

和平的梦想会成现实

——访以巴冲突中的海法
2000-12-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两个月来,在耶城这块诞生《圣经》的土地上,几乎天天上演悲剧。巴以冲突,新仇旧恨,不少人甚至怀疑,犹太和阿拉伯这两个民族是否还有和平可言。

然而在海法,你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城市平静、祥和,人们脸上充满信心和希望。

海法是座美丽的海滨山城,绿树掩映、泉水叮咚。这里三大宗教相安无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睦相处。

100多年前,海法城的阿拉伯市长同犹太助手开创了阿以信任、合作的先河。这座以色列第三大城市,28万居民中,阿拉伯人占10%。虽是开放性海港城市,但极端派教徒在这里没有市场。社会各界努力营造了和睦相处的氛围,加之传统的教育和熏陶,使海法人有着博大的胸怀。

在古老的尼斯纳斯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毗邻而居。孩童从小一起玩耍、上学,自幼结下情谊。“阿拉伯犹太文化中心”今年正是以“孩子”为主题,讴歌生命、生活,赞美孩子、和平。人行道上黄色的“共存之路”脚印,引你沿着曲折街区,去领略街头艺术。门前、墙上,屋檐下、房顶上,到处是精美的壁画、雕塑和现代装饰。

海法市长米茨纳衣着随便,更像是一位学者。一次,我和他在临街的阿拉伯餐馆用餐。他说,有信心把海法建成和平共处的北方之都。虽然冲突没有殃及海法,但对海法有影响,旅游业即首当其冲。到以色列的游客已下降一半以上,旅游、饮食、建筑等行业经济损失达7亿多美元。现旅游部已启动多项旅游促进计划,在海法、死海、红海等地接连举行宣传活动,以推动旅游业发展。

海法有着许许多多浪漫的异族爱情故事。拿撒勒犹太姑娘卡娜蕾和阿拉伯小伙奥贝德4年前在海法相识,但两个家庭不同意,反对俩人来往。卡娜蕾和奥贝德在思念中困惑,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海法人那样宽容呢?

27日斋月前,海法的130多名拉比、阿訇和神父聚会对话,呼吁大家理解、尊重、和平共处。市政官员说,下个月将是穆斯林的斋月、犹太的光明节和基督教的圣诞节,愿冲突停息。

23年前的11月19日,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欢迎场面令他震惊。他参观海法后说:我原以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相处只是梦想,但在海法我看到梦想已成为现实。阿拉伯犹太文化中心临街墙面用蓝色瓷砖镶嵌着法国诗人布托尔的诗句:边界两边,有太多的苦难,愿上苍的雨水,洗刷伤痕和仇恨。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